新一 超透明樹酯

新一 超透明樹酯

  • 零售價980優惠價890
  • 支付
    1. 綠界科技 - 信用卡
    2. 綠界金流 - 信用卡分期
    3. 網路 ATM
    4. 自動櫃員機
  • 物流運費
    1. 貨運(新竹貨運) 100 元
    2. 全家取貨 60 元
    3. 7-11取貨 60 元
    4. (滿 3000 元免運費)
詳細介紹:

🧴 新一 LCD 光固化超透明樹酯

專為高解析度 LCD 3D 列印機設計,擁有極高透光率與優異成型穩定性。
採用全新高透明配方,列印完成後呈現晶瑩剔透、如玻璃般的通透質感
特別適合製作光學零件、展示模型、透明外殼、液體模擬與藝術設計。


🌟 產品特點

🔹 極致透明度:光穿透率極高,細節清晰可見,展現水晶般質感。
🔹 中低收縮、低氣泡:提升尺寸穩定與表面平滑度,細節更銳利。
🔹 柔和淡藍底色:有效中和黃化現象,長時間仍維持清澈透明。
🔹 低氣味與穩定固化:列印環境友善,曝光反應穩定可靠。
🔹 後固化高強度:可進行打磨、拋光、鍍膜等後製加工。


💎 適用範圍

展示級模型、光學透鏡、透明外殼、教學樣品、水晶飾品、液體特效件等。


📋 技術規格(可選列於側標)

  • 適用波長:405 nm

  • 黏度(25°C):約 180–220 cps

  • 透光率:>92%(厚度 3 mm)

  • 顏色:淡藍透明

  • 適用機種:LCD / MSLA

    💡 新一 LCD 光固化超透明樹酯 — 列印建議

    🧭 基本設定參考

    項目建議值
    適用波長405 nm
    建議層厚0.05 mm(細節件)~ 0.1 mm(厚件)
    首層曝光時間20–50 秒(視機型與能量而定)
    正常層曝光時間2–4 秒
    底層數量2-3層
    離層距離8 mm(或以上)
    提升速度60–100 mm/min(低速透明度會更高)

    📌 註: 各機型光強不同,建議先以「透明測試塊」試印確認曝光條件。
    若成品偏霧或有層紋,可適度降低曝光或縮短首層時間。

    ⚙️ 列印環境建議

    • 攪拌充分: 每次列印前請輕微攪拌或滾動瓶身,確保樹酯均勻。

    • 避免強光照射: 未使用時應保持遮光密封,遠離紫外線與陽光。

    • 溫度建議: 操作環境約 20–28°C,低溫會影響流動與固化穩定。

    🔆 後處理建議

    1. 清洗: 使用 95% 以上異丙醇 (IPA) 或專用清洗液,輕刷去除殘膠。

    2. 乾燥: 建議以自然風乾或氣槍吹乾,避免高溫烘烤。

    3. 後固化: 於 405 nm UV 光源下固化 5–10 分鐘(可視厚度調整)。

    4. 拋光與透明度提升:

      • 拋光可用細目砂紙(#1000–#3000)打磨後再上透明噴漆。

      • 若需「水晶級通透」,可搭配 UV clear coat 或環氧保護層。


    ⚠️ 注意事項

    • 避免與皮膚長時間接觸,操作時請配戴手套與口罩。

    • 請勿將未固化樹酯倒入排水系統,應以固化後廢棄物方式處理。

    • 若需要長期保存模型,建議避光存放,並可噴上透明防黃化保護層。

    ⚙️ 透明樹脂列印支撐架設計建議

    🧊 一、支撐設計原則

    透明樹脂的特性是高透光但略脆、硬度高而延展性低,因此支撐設計的目標是確保穩定與減少表面痕跡。

    1. 避免細小尖銳支撐:

      • 建議使用 中粗支撐(直徑 0.4–0.6 mm),接觸點直徑約 0.2–0.3 mm。

      • 太細的支撐容易斷裂,造成局部掉層或翹曲。

    2. 增加整體剛性結構:

      • 對大型透明件可使用「交叉支撐」或「樹枝狀支撐」,形成穩定網格。

      • 避免單支長支撐,容易在離層階段造成震動或拉裂。

    3. 控制角度與懸空面積:

      • 透明件建議以 30°~45° 傾角放置,減少大面積平貼底層。

      • 避免 90° 平面直立,容易產生層紋及應力線。

    4. 保持流動通道:

      • 支撐設計應讓未固化樹脂容易流出,避免氣泡困在內部。

      • 對中空件,建議設排液孔。


    💡 二、支撐位置建議

    區域建議策略
    外觀透明面少支撐、避痕路徑,改由側面或背面支撐。
    底部厚區加強支撐密度,防止重力下墜。
    尖角 / 細長結構預留額外支撐柱,防止震動與變形。
    弧面 / 球面使用多點輕支撐,避免單點拉力造成白霧痕。

    🔆 三、後處理建議

    1. 移除支撐前先以溫水或 40–50°C IPA 浸泡 1–2 分鐘,可降低脆裂風險。

    2. 支撐剪除後使用 #600~#2000 細砂紙逐步拋平,再上透明噴漆或 UV clear coat 提升光澤。

    3. 避免強力撕扯,透明樹脂受力集中時容易出現白化裂痕。


    🧪 四、進階技巧

    • 若需完全無痕透明效果,可考慮:

      • 在透明面覆蓋「暫時支撐膜」(薄支撐面),印完後整片剝離。

      • 或以「倒印(模型倒掛)」結合薄底支撐,減少表面痕跡。

    • 若模型中含封閉空腔,可於軟體中手動挖排氣孔,避免吸附或氣泡。

    ⚙️ 新一 LCD 光固化超透明樹酯

    🔧 建議列印參數

    項目建議範圍備註
    曝光波長405 nm適用 LCD / MSLA 光源
    層厚 (Layer Height)0.05 mm(細節)~0.1 mm(厚件)建議一般使用 0.05 mm,表面更平滑
    首層曝光時間20-30 秒視機種光強略作微調
    一般層曝光時間2–4 秒高透樹脂建議略減曝光避免霧化
    底層數量2–3 層提高平台附著性
    提升速度 (Lift Speed)上升 60–100 mm/min
    下降 100–150 mm/min
    降低拉力、防止離層
    離層距離 (Lift Distance)8-12 mm厚件或大面積件可略增距離
    操作溫度20–28°C避免低溫導致黏度過高、固化不完全
    樹酯攪拌每次列印前充分攪拌透明樹脂沉降慢,但仍建議均勻化光吸收劑分布

    💡 透明度最佳化建議

    🔹 曝光控制:
    過度曝光會造成霧化、泛白或細節糊化。
    若發現表面霧白 → 減少曝光時間 0.3–0.5 秒再測試。

    🔹 列印角度:
    建議以 30°–45° 傾斜角列印,可減少大面積接觸底層與層紋反射。

    🔹 底層貼附面處理:
    大型透明件可使用「底層網格」或「平台底漆」以增強附著,避免邊角翹曲。

    🔹 環境光防護:
    透明樹脂對光極敏感,請避開強光環境下開蓋長時間停留。


    🔆 後固化建議

    步驟建議方式時間 / 注意事項
    清洗使用 95% 以上 IPA 或專用清洗液可輕搖 30 秒或超音波 1–2 分鐘
    乾燥自然風乾或氣槍吹乾避免高溫或紫外線直照
    UV 後固化405 nm 光源下固化 5–10 分鐘厚件可延長至 15 分鐘
    拋光 / 噴漆細砂 (#1000–#3000) 打磨後上透明漆提升折射率與通透感

    ⚠️ 小提醒

    • 若長時間儲存,請密封避光並保持室溫。

    • 可搭配 淡藍補色配方 維持長期抗黃化效果。

    • 建議使用 柔和拉升曲線(Lift Curve)機型,以防支撐點撕裂。